經過前期周密調研工作后再選擇漢和WMS系統
- 確定倉庫管理模式
常見從經營模式劃分的有:普通倉、VMI倉(供應商管理庫存倉)、保稅倉庫,或者多種模式同時并存。是否有多倉且多倉庫的業務模型是否相同;是否需要支持全局庫存可視化。
- 明確倉庫的主要貨物來源哪些有哪些?
如:上游供應商、客戶退貨、第三方公司寄放等,一定需要注意倉庫是否涉及跨境。
- 需確定新倉庫未來存儲的貨物對倉庫要求有哪些?
根據各類商品的不同性質、庫房條件、滅火方法等進行嚴格的分區、分類、分庫存放。
- 系統供應商產品案例,找有做過類似案例的企業?
企業采用的是同類倉庫實際考察參觀,了解不同供應商倉庫的實際情況。如果不能一一參考的,可以的話可以讓供應商咨詢讓供應商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出相應的方案,未來可以實際提供的服務和可能由誰來負責實施,這里需要注意服務和未來的系統實施人員都很重要,同一個供應商,實施人員的水準直接影響了整個項目的完美度。
- 明確企業能投入的資金?
這個很關鍵預算決定了你可以參考前期相應的報價要選擇哪家供應商,我們要的是ERP、SCM與WMS一體化的解決方案,而不僅是WMS。
- 項目團隊建設準備。
需要有經驗的PM負責對接這個項目,保持內部的溝通也特別重要,倉管部的負責人、質量檢測負責人、業務負責人、采購負責人等所有相關的負責人都需要為系統上線時候的需求調研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以便系統調研快、精、準的進行。
- 確定WMS對接系統的定位以及未來的系統對接方案
WMS正式上線經歷了多少步?
- WMS項目啟動會議
- 業務數據信息收集和需求訪談會議
- 確定各個系統(SCM、ERP、WMS、WCS)對接及切換方案
- 各個系統開發、測試
- 現場硬件、軟件環境準備
- 高級用戶培訓
- 系統功能測試、集成測試和壓力測試
- 最終用戶培訓與指導
- 現場模擬演練
- 系統上線準備(數據準備與數據轉換、盤點搬倉、上線檢查等)
系統切換及上線后的現場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