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叉車行業的龍頭企業,2012年開始率先在行業內自主研發AGV設備,2016年杭叉集團成功引進全球先進、可靠的NDC技術,組建“杭叉漢和智能”軟件團隊,完成了杭叉集團智能物流的戰略布局。2018年2月成立了浙江杭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叉車AGV市場。漢和智能是杭叉旗下做WSM、AMS的軟件研發中心。
截至目前,杭叉智能已經推出30余款AGV產品,涵蓋了叉車式、潛入式、移載式、牽引式以及輕載多向移動式AGV等系列。產品搭載各種先進導航方式,并融入了最新的5G技術,能與客戶的MES、WMS無縫對接,幫助企業真正實現物流的無人化。杭叉智能已成為國內叉車AGV市場的佼佼者。2019年12月,杭叉智能AGVLCDD20-AN1型2噸托盤堆垛式AGV產品的各項指標完全符合了CR認證標準要求,于2019年12月獲得了其在國內的首張CR證書。
圖1 杭叉智能的叉車AGV產品系列
e-works記者近期采訪了杭叉集團副總經濟師、智能科技公司總經理任海華先生,圍繞無人叉車的技術特點、產品應用、商業模式、未來發展趨勢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e-works:“無人叉車”是AGV的一個細分領域嗎?“無人叉車”有什么技術特點?
“任總:AGV叫“自動導引運輸車”,“無人叉車”也叫叉車AGV,屬于AGV的一個細分領域。目前舵輪驅動的叉車可以實現無人化,非舵輪式的叉車還在進行無人駕駛的研究和試驗。目前叉車AGV的精度能夠實現在X、Y、Z軸的3個方向上均能達到5個毫米,能夠實現24小時不間斷連續作業。叉車AGV作為智能物流設備,通過調度系統與上層的管理信息系統進行信息連接,如ERP、WMS等,能夠嵌入到企業的物流流程和物流信息系統中運作。
e-works:當前市場上的“無人叉車”產品大致可以劃分為哪幾類?目前普遍應用的是哪一類?
“任總:“無人叉車”產品一般按噸位和高度進行分類。按噸位可以分為2噸以下堆垛車、2-5噸堆垛車和3噸的搬運車。按高度可以分為5米以下和5米以上的產品,高度5米以下的產品,可以負重2噸,5米以上的產品噸位逐漸衰減,國際上產品最高高度可達12米,杭叉智能的產品也可以達到這一高度。從應用角度來看,堆垛車和搬運車一般在車間物流里應用得較多,前移堆高式電動叉車一般倉儲物流使用的較多。杭叉目前提供的前移堆高式電動叉車,支持三向前移,高度可達到10米。
e-works:“無人叉車”在制造業的應用情況如何?應用場景有哪些?主要應用在哪些行業?能否跨車間協同作業?
“任總:理論上,傳統叉車能夠應用的場景,“無人叉車”都能夠應用。因此,“無人叉車”在制造業的應用范圍較廣,零部件配送、物流轉運、生產車間物流以及倉儲物流都能夠涉及。然而,企業應用“無人叉車”需要有標準化、自動化、數字化基礎。目前,“無人叉車”的應用在全國還處于培育階段,以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應用為主。行業主要集中在煙草、造幣、汽車、光伏新能源行業、橡膠輪胎等行業。無人叉車在單一廠區的多車間協同是沒問題的,甚至多個廠區有AGV專用車道、雨棚等設施也可以實現。多臺無人叉車通過AGV叉車的軟件調度系統來協同控制多車輛作業。
e-works:有些制造企業認為“無人叉車”價格較高,在制造業內大面積推廣的應用難度較高,對此您怎么看?
“任總:如果企業標準化、自動化、數字化程度不高,基礎不好,“無人叉車”只能在某個點或某幾個點零星應用,物流效率上不來,企業看不到效果,“無人叉車”就沒法大面積應用推廣。事實上,如果企業下定決心,應用“無人叉車”去推進智能化改造,提質增效的效果是非常明顯。一臺無人叉車雖然售價幾十萬,但24小時運作,可以幫助企業節省3個人。以一臺AGV叉車60萬為例,僅人工成本這一項,兩年就能夠幫企業節省下來。這還不算設備的折舊,以及人員的管理費用等等。因此,那些真正將“無人叉車”嵌入到企業的生產流程或物流流程中運作的,效益提升還是非??捎^的。
e-works:目前“無人叉車”的商業模式還是以“項目型”定制為主嗎?
“任總:是的。AGV行業屬于系統集成類或方案解決類,叉車AGV也是如此,需要根據企業的工藝特點、場地、環境單獨設計。所以,產品的通用性不高。在同一個行業中的應用車型和功能,有一定的復制性,但如果應用于不同的行業,確實很難復制。特別對于整體解決方案而言,基于每個企業的需求不同,基礎不同,應用環境不同,可復制性較低。因此,目前主流的“無人叉車”提供商還是以“項目制”的商業模式運作。
e-works:您如何看待無人叉車在制造業的推廣應用?
“任總:無人叉車對環境有一定要求,一般新廠房實施叉車AGV的難度不大。對于一些制造企業在舊廠房應用時存在一定困難,因為有些企業認為對舊廠房改造,不劃算。另外,有些企業對技術的可靠性也存在疑慮。所以,杭叉智能也采取垂直行業深耕的策略,深入一個行業做出樣板和示范,樹立行業應用的信心,帶領行業內的企業應用。對于無人叉車在制造業的推廣,我認為需要兩方面發力,一方面需要企業逐漸接受新興事物和新興產品,另一方面,技術需要不斷創新,提高產品的適用性。
e-works:企業在實施無人叉車前,舊廠房的改造難點有哪些?
“任總:關鍵是對舊廠房的重新布局難度較大。例如,前期設備布局沒有按照物流自動化的要求進行設計和排列,巷道寬度不夠等等。當然,舊有廠房改造的解決辦法還是很多,大部分的舊有廠房都能夠被改造。
e-works:您認為企業實施無人叉車項目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任總:我認為首先在于企業老板的意識問題,需要明確實施無人叉車的目標究竟是什么?不能為了上項目而上項目;其次,企業需要有相應的技術團隊支持和技術性人才配合;最后,企業需要具備一定的標準化、自動化基礎。
e-works:無人叉車與普通高架庫協同應用,能否一定程度上替代全自動立體倉庫?
“任總:可以的,貨架高度不超過12米完全可以,我們已經有了非常成熟的解決方案。我們在一家光伏制造企業的4000平米的普通窄巷道(巷道1.9米)高架庫內(貨架高度11米左右),通過6臺叉車AGV就成功實現了自動化倉儲作業。另外,在一家從事國際海運拆裝箱業務的知名物流企業——龍星物流,也成功應用了我們的解決方案,通過杭叉AGV混合調度系統,連同3臺前移式AGV、7臺堆垛AGV與該公司的WMS倉庫管理系統、AMS自動艙單系統對接。WMS將物流任務下發給AMS,AMS針對任務進行管理下發作業指令給AGV,AGV執行并隨時反饋信息給AMS,從而實現多AGV的協同作業。AGV叉車保證該物流中心的卸貨和裝箱的搬運任務,同時完成堆高儲存任務,堆高能力達到9米,并在低能量時自動充電,實現24小時自動化倉儲作業。
e-works:很多傳統叉車廠商、物流集成商及倉儲機器人企業紛紛進入“無人叉車”領域,您這些廠商各自的優勢有哪些?
“任總:現在已經是無人叉車的應用熱點。目前,市場提供叉車AGV產品的有200多家,真正能夠實現落地應用的幾十家。相對而言,傳統的叉車廠商,有很強的硬件整合能力。機器人廠商,軟件的整合能力較突出。另外,集成商在市場運營和針對某些行業的解決方案有一定優勢。然而,企業發展的水平主要還是與團隊運作和技術實力有關,進入“無人叉車”領域的傳統叉車企業有很多,很多企業的業務增長并不顯著,而杭叉智能去年增長非常明顯,達到140%。
e-works:“無人叉車”的關鍵技術有哪些?未來的技術趨勢有哪些?
“任總:“無人叉車”的關鍵技術包括硬件和軟件系統兩類。其中硬件的關鍵技術包括傳感器、安全邏輯、車輛本體等;軟件的關鍵技術包括導航算法、調度系統(服務端),客戶端軟件,工程師軟件(構圖軟件),掃描環境軟件等等。另外,車體也有一些嵌入式車體軟件(指揮車輛動作)也非常關鍵。AGV技術經歷了很多代,目前產品的精度夠了,但智慧程度不夠,相當于一個“瞎子”,現在正在應用機器視覺代替“眼睛”。目前是規劃好的路徑機器按路徑行走,未來加入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可能機器巡視一圈后就能夠自主的行走,變得更“聰明